MySQL存储

news/2024/10/7 22:12:46

MySQL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而关系模型是通过二维表来保存的,所以它的存储方式就是行列组成的表,每一列是一个字段,每一行是一条记录。表可以看作某个实体的集合,实体之间存在联系需要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来体现,如主键外键的关联关系。多个表组成一个数据库,也就是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有多种,如 SQLite、MySQL、Oracle、SQL Server、DB2 等。

  在Python2中,连接MySQL的库大多是MySQLdb,但是此库的官方并不支持Python3,所以支持使用的库是PyMySQL。

准备工作

  安装好 MySQL 数据库并保证它能正常运行,而且需要安装好 PyMySQL 库。

连接数据库

  尝试连接一下数据库。假设当前的 MySQL 运行在本地,用户名为 root,密码为 123456,运行端口为 3306。这里利用 PyMySQL 先连接 MySQL,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名字叫作 spiders,代码如下:

import pymysqldb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port=3306)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VERSION()')
data = cursor.fetchone()
print('Database version:', data)
cursor.execute("CREATE DATABASE spiders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
db.close()

运行结果:

Database version: ('5.7.21-log',)

  PyMySQL 的 connect 方法声明一个 MySQL 连接对象 db,此时需要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 MySQL 运行的 host(即 IP)。由于 MySQL 在本地运行,所以传入的是 localhost。如果 MySQL 在远程运行,则传入其公网 IP 地址。后续的参数 user (用户名),password (密码)和port (端口)(默认为 3306)。

  连接成功后,调用 cursor 方法获得 MySQL 的操作游标,利用游标来执行 SQL 语句。这里执行了两句个SQL语句,直接调用 execute 方法执行即可。第一句 SQL 语句用于获得 MySQL 的当前版本,然后调用 fetchone 方法获得第一条数据,即版本号。第二句 SQL 执行创建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库名叫作 spiders,默认编码为 UTF-8。由于该语句不是查询语句,所以直接执行后就成功创建了数据库 spiders。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进行后续的操作。

创建表

  创建数据库的操作只需要执行一次就好了。当然也可以手动创建数据库。以后操作都在 spiders 数据库上执行。创建数据库后,在连接时需要额外指定一个参数 db。

  接下来,新创建一个数据表 students,此时执行创建表的 SQL 语句即可。这里指定 3 个字段。

字 段 名含  义类  型
id 学号 varchar
name 姓名 varchar
age 年龄 int

创建该表的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pymysqldb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port=3306, db='spiders')
cursor = db.cursor()
sql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tudents (id VARCHAR(255) NOT NULL,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cursor.execute(sql)
db.close()

  运行之后,便创建了一个名为 students 的数据表。

  为了演示这里只指定了最简单的几个字段。实际上在爬虫过程中,要根据爬取结果设计特定的字段。

插入数据

  下一步就是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了。例如,这里爬取了一个学生信息,学号为 20120001,名字为 Bob,年龄为 20,将将该条数据插入数据库:

import pymysqlid = '20120001'
user = 'Bob'
age = 20db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port=3306, db='spiders')
cursor = db.cursor()
sql = 'INSERT INTO students(id, name, age) values(% s, % s, % s)'
try:cursor.execute(sql, (id, user, age))db.commit()
except:db.rollback()
db.close()

  首先构造了一个 SQL 语句,其 值没有用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来构造,如:

sql = 'INSERT INTO students(id, name, age) values(' + id + ', ' + name + ', ' + age + ')'

  这样的写法烦琐而且不直观,所以直接用格式化符 % s 来实现。有几个value写几个 % s,只需要在 execute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传入该 SQL 语句,value 值用统一的元组传过来就好。这样的写法既可以避免字符串拼接的麻烦,又可以避免引号冲突的问题。

  之后需要执行 db 对象的 commit 方法才可实现数据插入,这个方法才是真正将语句提交到数据库执行的方法。对于数据插入、更新、删除操作,都需要调用该方法才能生效。

  接下来加了一层异常处理。如果执行失败,则调用 rollback 执行数据回滚,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这里涉及事务的问题。事务机制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也就是这件事要么发生了,要么没有发生。比如插入一条数据,不会存在插入一半的情况,要么全部插入,要么都不插入,这就是事务的原子性。另外,事务还有 3 个属性 —— 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这 4 个属性通常称为 ACID 特性。

属  性解  释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 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都是对数据库进行更改的操作,而更改操作都必须为一个事务,所以这些操作的标准写法就是:

try:cursor.execute(sql)db.commit()
except:db.rollback()

  这样便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里的 commit 和 rollback 方法就为事务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上面数据插入的操作是通过构造 SQL 语句实现的,但是很明显,这有一个极其不方便的地方,比如突然增加了性别字段 gender,此时 SQL 语句就需要改成:

INSERT INTO students(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s, % s, % s, % s)

  相应的元组参数则需要改成:

(id, name, age, gender)
  在很多情况下,要达到的效果是插入方法无需改动,做成一个通用方法,只需要传入一个动态变化的字典就好了。比如,构造这样一个字典:
{'id': '20120001','name': 'Bob','age': 20
}

   SQL 语句会根据字典动态构造,元组也动态构造,这样才能实现通用的插入方法。所以,这里我们需要改写一下插入方法:

import pymysqldb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port=3306, db='spiders')
data = {'id': '20120001','name': 'Bob','age': 20
}
table = 'students'
keys = ', '.join(data.keys())
values = ', '.join(['%s'] * len(data))
cursor = db.cursor()
sql = 'INSERT INTO {table}({keys}) VALUES ({values})'.format(table=table, keys=keys, values=values)
try:if cursor.execute(sql, tuple(data.values())):print('Successful')db.commit()
except Exception as e:print('Failed', e)db.rollback()
db.close()

  传入的数据是字典,并将其定义为 data 变量。表名也定义成变量 table。接下来,就需要构造一个动态的 SQL 语句了。

  首先构造插入的字段: id、name 和 age。这里只需要将 data 的键名拿过来,然后用逗号分隔即可。所以 ', '.join(data.keys()) 的结果就是 id, name, age,然后需要构造多个 % s 当作占位符,有几个字段构造几个即可。比如,这里有三个字段,就需要构造 % s, % s, % s。这里首先定义了长度为 1 的数组 ['% s'],然后用乘法将其扩充为 ['% s', '% s', '% s'],再调用 join 方法,最终变成 % s, % s, % s。最后,我们再利用字符串的 format 方法将表名、字段名和占位符构造出来。最终的 SQL 语句就被动态构造成了:

INSERT INTO students(id, name, age) VALUES (% s, % s, % s)
 

最后,为 execute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传入 sql 变量,第二个参数传入 data 的键值构造的元组,就可以成功插入数据了。

如此以来,我们便实现了传入一个字典来插入数据的方法,不需要再去修改 SQL 语句和插入操作了。

更新数据

数据更新操作实际上也是执行 SQL 语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构造一个 SQL 语句,然后执行:

sql = 'UPDATE students SET age = % s WHERE name = % s'
try:cursor.execute(sql, (25, 'Bob'))db.commit()
except:db.rollback()
db.close()
 

这里同样用占位符的方式构造 SQL,然后执行 execute 方法,传入元组形式的参数,同样执行 commit 方法执行操作。如果要做简单的数据更新的话,完全可以使用此方法。

但是在实际的数据抓取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插入数据,但是我们关心的是会不会出现重复数据,如果出现了,我们希望更新数据而不是重复保存一次。另外,就像前面所说的动态构造 SQL 的问题,所以这里可以再实现一种去重的方法,如果数据存在,则更新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则插入数据。另外,这种做法支持灵活的字典传值。示例如下:

data = {'id': '20120001','name': 'Bob','age': 21
}table = 'students'
keys = ', '.join(data.keys())
values = ', '.join(['% s'] * len(data))sql = 'INSERT INTO {table}({keys}) VALUES ({values}) ON DUPLICATE KEY UPDATE'.format(table=table, keys=keys, values=values)
update = ','.join(["{key} = % s".format(key=key) for key in data])
sql += update
try:if cursor.execute(sql, tuple(data.values())*2):print('Successful')db.commit()
except:print('Failed')db.rollback()
db.close()
 

这里构造的 SQL 语句其实是插入语句,但是我们在后面加了 ON DUPLICATE KEY UPDATE。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如果主键已经存在,就执行更新操作。比如,我们传入的数据 id 仍然为 20120001,但是年龄有所变化,由 20 变成了 21,此时这条数据不会被插入,而是直接更新 id 为 20120001 的数据。完整的 SQL 构造出来是这样的:

INSERT INTO students(id, name, age) VALUES (% s, % s, % s)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id = % s, name = % s, age = % s
 

这里就变成了 6 个 % s。所以在后面的 execute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元组就需要乘以 2 变成原来的 2 倍。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实现主键不存在便插入数据,存在则更新数据的功能了。

删除数据

删除操作相对简单,直接使用 DELETE 语句即可,只是需要指定要删除的目标表名和删除条件,而且仍然需要使用 db 的 commit 方法才能生效。示例如下:

table = 'students'
condition = 'age > 20'sql = 'DELETE FROM  {table} WHERE {condition}'.format(table=table, condition=condition)
try:cursor.execute(sql)db.commit()
except:db.rollback()db.close()
 

因为删除条件有多种多样,运算符有大于、小于、等于、LIKE 等,条件连接符有 AND、OR 等,所以不再继续构造复杂的判断条件。这里直接将条件当作字符串来传递,以实现删除操作。

查询数据

说完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还剩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那就是查询。查询会用到 SELECT 语句,示例如下:

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20'try:cursor.execute(sql)print('Count:', cursor.rowcount)one = cursor.fetchone()print('One:', one)results = cursor.fetchall()print('Results:', results)print('Results Type:', type(results))for row in results:print(row)
except:print('Error')
 

运行结果如下:

Count: 4
One: ('20120001', 'Bob', 25)
Results: (('20120011', 'Mary', 21), ('20120012', 'Mike', 20), ('20120013', 'James', 22))
Results Type: <class 'tuple'>
('20120011', 'Mary', 21)
('20120012', 'Mike', 20)
('20120013', 'James', 22)
 

这里我们构造了一条 SQL 语句,将年龄 20 岁及以上的学生查询出来,然后将其传给 execute 方法。注意,这里不再需要 db 的 commit 方法。接着,调用 cursor 的 rowcount 属性获取查询结果的条数,当前示例中是 4 条。

然后我们调用了 fetchone 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获取结果的第一条数据,返回结果是元组形式,元组的元素顺序跟字段一一对应,即第一个元素就是第一个字段 id,第二个元素就是第二个字段 name,以此类推。随后,我们又调用了 fetchall 方法,它可以得到结果的所有数据。然后将其结果和类型打印出来,它是二重元组,每个元素都是一条记录,我们将其遍历输出出来。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这里显示的是 3 条数据而不是 4 条,fetchall 方法不是获取所有数据吗?这是因为它的内部实现有一个偏移指针用来指向查询结果,最开始偏移指针指向第一条数据,取一次之后,指针偏移到下一条数据,这样再取的话,就会取到下一条数据了。我们最初调用了一次 fetchone 方法,这样结果的偏移指针就指向下一条数据,fetchall 方法返回的是偏移指针指向的数据一直到结束的所有数据,所以该方法获取的结果就只剩 3 个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 while 循环加 fetchone 方法来获取所有数据,而不是用 fetchall 全部一起获取出来。fetchall 会将结果以元组形式全部返回,如果数据量很大,那么占用的开销会非常高。因此,推荐使用如下方法来逐条取数据:

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20'
try:cursor.execute(sql)print('Count:', cursor.rowcount)row = cursor.fetchone()while row:print('Row:', row)row = cursor.fetchone()
except:print('Error')
 

这样每循环一次,指针就会偏移一条数据,随用随取,简单高效。

本节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 PyMySQL 操作 MySQL 数据库以及一些 SQL 语句的构造方法,后面会在实战案例中应用这些操作来存储数据。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jln.cn/news/4268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Mware-Ubuntu20.04配置双网卡解决远程连接的2种场景

需求场景环境:VMware Workstation下的虚拟机Ubuntu20.04 LTS 需求1:网卡1:桥接模式,在物理局域网与宿主机拥有同网段的IP,便于局域网通信 需求2:网卡2:NAT模式,假如不在家中局域网,宿主机未连入局域网时,Ubuntu使用NAT模式连接宿主机,共享使用宿主机网络,此时需要宿…

MySQL-12.数据库其他调优策略

C-12.数据库其他调优策略 1.数据库调优的措施1.1 调优的目标尽可能节省系统资源,以便系统可以提供更大负荷的服务。(吞吐量更大) 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参数调整,以提高用户操作响应的速度。(响应速度更快) 减少系统的瓶颈,提高MySQL数据库整体的性能。1.2 如何定位调优问题 不过…

2024/06/09

学习时长:4.5小时 代码行数:121行 博客数量:1篇 今日主要学习了调用阿里云api来完成发送短信验证码 首先要在阿里云开通短信服务 然后申请资质,创建模板。 然后使用api使用 然后就会生成对应的sdk示例// This file is auto-generated, dont edit it. Thanks. package dem…

m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的LDPC码OMS译码算法最优偏移参数计算和误码率matlab仿真

1.算法仿真效果 matlab2022a仿真结果如下: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Offset Min-Sum(OMS)译码算法是LDPC码的一种低复杂度迭代解码方法,它通过引入偏移量来减轻最小和算法中的量化效应,从而提高解码性能。当应用粒子群优化(PSO)来计算OMS译码算法中的最优偏移参数时,目标是…

第五日

5. 最长回文子串 题目描述:给你一个字符串 s,找到 s 中最长的回文子串 思路从最长入手,用p[i][j]记录从i-j中的最长回文 从回文入手,抓住回文中的中间值,依次求解各个字符作为中间值时的情况,并比较找出最大尝试第一次尝试 class Solution:def longestPalindrome(self, s…

南昌航空大学软院第二次博客

一、前言 1.通过这几次PTA的大作业,加深了我对java编程的了解和熟练度。 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一段时间主要训练了有关java接口和多态相关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Java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提高了代码的开发效率,使得代码设计灵活,维护简单,结构清晰 关于类的特性:在设…

基于WSN网络的定向步幻影路由算法matlab仿真

1.程序功能描述系统设计背景技术介绍与现状简介:现在是信息爆炸的一个时代,因此对于个人的隐私以及信息的隐私保护都应该被实时重视着的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其所采用的无线多跳通信方式易收到攻击者的攻击,引发严重的位置隐私泄露问题。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对比NDRW路由和定…

音频信号处理入门

普及知识 什么是信号分析? 将一个复杂信号分解成若干简单信号分量之和,或者用有限的一组参量去表示一个复杂波形的信号,从这些简单的分量组成情况去考察复杂信号的特性。 对信号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征提取的过程,从一段复杂的波形中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为什么要分…